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检验检测学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学者强调:自主创新呼唤骨气、志气和勇气

专家学者强调:自主创新呼唤骨气、志气和勇气

发布时间:2021-06-30      来源:公共媒体
分享到:

        “三年前我在华为调研时,一个技术工程师说,高科技就像一层窗户纸,只要捅破了,就跟种萝卜白菜一个样儿。”对我国企业自主开发做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自主创新?就是因为不敢做,勇气特别重要。”
  6月22日,科技日报邀请首都部分专家、学者召开“科技自主创新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出席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委委员会主任朱丽兰,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马俊如,中共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明廷华等与会代表就自主创新发表了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主持会议。
  做过十几年总工程师的李贵鲜深有感触地说,孩提时对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如数家珍,可现在为何缺乏科技带头人?他认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创新资金投入比例很低。如何把资金、人才吸引到科技创新上来,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机制是问题的关键。为此,他建议由中介组织牵头每年来评定500项科技创新,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自主创新要树立三个‘气’——不甘落后的骨气、为国争光的志气和敢于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勇气。”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用力挥动着手,一字一顿地说,奇瑞仅仅用8年时间,做到了那些大企业集团没有做到,甚至不敢想、不敢做的事,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
  金履忠说,我国轿车工业合资20年,所有的合资企业都没有开发出一个自主品牌。由于外方掌握了知识产权,不仅获取了巨额利润,还扼杀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他说,自主创新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纠正“自主开发高不可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需要自主开发”等观点;要把振兴经济的战略,从依靠购买生产线、与外商合资转到依靠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来。
  “华为、海尔、奇瑞等几个创新型企业,堪称民族产业的旗舰企业。”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员贾蔚文说,这些佼佼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国能够创造出高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实行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破除对国外技术的迷信,提高民族自信心,用破釜沉舟的气魄去推进创新事业。
  “韩国的汽车为什么能做出来?关键是有政府和民众的全国上下支持。所以,自主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没有骨气、志气、勇气,没有风险冒险的意识和努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不可能创新。创新体现了民族的勇气。”朱丽兰语气急促地说。
  她随即话锋一转,惋惜地说,最近在某项目上“历史重演”。“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很成熟了,可是有关方面还是要引进,理由是‘出了问题谁负责?’”
  这时,金履忠插话说:“苏联第一台拖拉机出来的时候开不动,斯大林讲了什么话?今天开不动,明天就能开动。”
  “自主创新总要有一个过程,对于国产产品百般挑剔,这种态度怎么能行?”朱丽兰接着说,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产品,对国产产品必须有扶持的政策。她强调,要从时代性、系统性、社会性的高度认识自主创新。我们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如果没有创新性的文化、创新性的软硬环境,创新恐怕只是一句空话;从过程来说,单纯的科技创新变不成生产力,也变不成核心竞争力,只有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结合,将整个科技链和产业链最终变成价值链,才能真正增强国际竞争力;创新要有一个群众的社会基础,创新不仅仅是科技人员的创新,群众性的创新、企业家的创新和社会发明家的创新都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企业需要勇气,国家更需要勇气。”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两院院士石元春话虽不多,但显得分量十足。他说,凝练出一批能在全局和战略上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项目,这在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顶层设计中非常重要,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他建议,要重点关注国计民生、国防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和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发展中具有全局和关键意义的科技问题,抢占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中的制高点。

(科技日报)

联系电话: 0731-82288724
我要咨询
我要投诉
我要建议